行业新闻

雕塑艺术中的碰撞与融合

2024-04-04 00:11:3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雕塑艺术中的碰撞与融合立陶宛等波罗的海东南沿海国家在东欧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位置,长期以来一直是斯拉夫、希伯来、卡拉伊姆和其他民族的聚居地。戏剧、电影、美术和手工艺中的多元文化已成为立陶宛艺术独有的特点。

  就雕塑历史而言,尤其在1990年前后,形成了多种风格相继续存的情况,如红色雕塑(大约20世纪80年代)、原有地方民族的木雕石雕形式(大约20世纪末)、涌现的大量更加自由的雕塑主题(大约21世纪初)以及受到现代主义影响下的融合现代设计审美的雕塑形式(大约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等不同的时间沿革。

  因考察时间有限,作者主要以立陶宛为点,通过以点及面的深入研究,对波罗的海沿岸国家雕塑艺术进行大体趋势的梳理。由此我们了解到,立陶宛在美术创作中先后受到东西欧艺术的共同影响和冲击,形成了奇异的混杂融合。加之立陶宛民众对艺术的热爱,在民间各类基金、投资人的推动下,这里从独立初期就已经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雕塑艺术,在世界艺术史的车轮上留下了精彩的轨迹。事实上,解读该地区这一时期的雕塑发展,可以说是东西欧当代雕塑融合的一个缩影。

  波罗的海三国由于地处波罗的海东南沿岸,温润的气候使其森林覆盖率极高。在森林资源极其丰富的条件下,都派生出以木雕见长的一系列传统雕塑。以立陶宛的女巫山为例,这些雕塑有71座由当地木雕艺术家吸收波罗的海的地方传说自发创作,形象主要包括涅灵格地方传说中的女巫、精灵、矮人、恶龙、魔鬼、洞嫄(长着翅膀的蛇)、狼人等野生物种。整个雕塑群组逻辑清晰,塑造的形象也极富戏剧性和视觉张力,虽然在木雕技法上以工匠式的塑造为主,并未赢得学院派艺术家的称颂,却赢得了观赏者的好评。许多研究艺术史和艺术理论学者也认为,这些雕塑一定程度反映出,地域艺术家所富含的地方传统雕塑形制,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存。

  事实上,立陶宛真正的雕塑发展与欧洲崛起,恰恰是因独立前后时事推波助澜,以及多国艺术家的采风考察、创作融合而奠定了欧洲雕塑艺术的地位。从本土雕塑家们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发现这一系列国家雕塑发展的脉络。

  隆基纳斯·乌比卡斯创作于1986年的《王座》,在立陶宛近代雕塑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伊格纳斯于1993年创造了名为《美妙》的石材和不锈钢铆钉组成的综合材料雕塑。塔达斯·古陶斯卡斯《凯旋之拱》创作于1994年,作品言简意赅地反映了创作者的主题思想,各个设计元素之间彼此印证,无论是材料的变化选用还是细节处理,皆有可圈可点之处。麦娜·奥西尼、乌拉达斯·凯瑟奥斯卡斯的《门》,创作于1994年,整个作品由石灰岩和不锈钢综合材料制作而成,在独立后的波罗的海早期雕塑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也是为数不多的景观雕塑联合创作。立陶宛艺术家维托塔斯的《失臂》,小稿几经修改后个人出资于1996年在维尔纽斯市建造完成。《空间的未知生长》是波兰艺术家马格达利娜于1998年在立陶宛创作的景观雕塑,造成了极其震撼的视觉体验和空间感知。祖阿比·色里他里的《美好战胜》创作于1990年,虽然塑造的内容反映的是动态的一瞬,但整体却显得十分稳定。吉他拉斯·卡洛萨斯的《拯救电视机》创作于2000年,作为立陶宛代表性的观念艺术作品,它由近千台废旧电视机组合而成,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以电视机为媒材的雕塑装置艺术,也正因为此,该作品2001年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

  进入21世纪的立陶宛,以越来越开放的心态来对待艺术,各个领域的艺术家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雕塑的创作活动中来,他们的手法更加自由,视野更加开阔,凭借着自身领域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汇聚成新的雕塑语言,取得了璀璨的成果。艾都玛斯·杰科夫斯基创作于2001年的《谎言的头颅》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阿图拉斯·莱拉《白》创作于2002年,整个雕塑仿佛是来自外层空间的文明造物,显示出极强的未来主义色彩。混凝土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斑驳和裂痕,色彩也在水气和生物环境的作用下由最初的纯白呈现出富有历史感的灰白色。

  波罗的海的艺术家,伴随着越来越开放的心态,雕塑形式以百花争鸣的态势争相呈现出来,此时期的波罗的海民众基本度过了最初独立时的困难和迷茫期,反映内心的纠结,未来的不确定等类似主题的作品趋于减少,许多年轻的雕塑家开始了更加化的创作探索。《移动的游戏》的作者明稻达斯是一名1975年出生的立陶宛青年雕塑家,受到了动态艺术极深的影响,一直试图以动的思想来创作雕塑。而《移》正是其2003年完成的一次动态艺术尝试。这件作品与其说是雕塑,更像是城市空间的孩子们的玩具。与明稻达斯同样热爱动态艺术的立陶宛艺术家马瑞斯·扎瓦德斯基,2005年创作了体量更大的交互式动态雕塑。

  萨罗斯·闻提昆纳斯《世界之轴》,创作于2005年。作品总重达到5吨,由天然巨石和金属综合材料构成。石材经过潮湿的气候爬满了青苔,而上下两侧分别嵌入的金属杆件仿佛有一只强健有力的巨手,将螺杆贯穿岩石并用螺母固定起来。2005年立陶宛雕塑家艾韦尔达斯·泊匝创作了名为《坐姿》的青铜雕塑。继此之后,艾韦尔达斯新作品《电力》又于2005年国际雕塑大赛获奖,2006年放大置于维尔纽斯。整个作品创作刻意选用现实主义手法,以此引申时代感,引发受众的关联性思索。不难发现,2000年以后的艺术家对于风格的选用越来越轻松,技法手段变成了表达作品的线索,越来越注意意识思想和逻辑线索的布置。

  除了中欧本地艺术家,大批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北美艺术家,也相继前来采风、探索这片神奇的土地,积极地加入波罗的海雕塑的创作行列,它独特的历史、优厚的传统极大地激发了艺术家们的灵感,源源不断地诞生了一系列雕塑作品。他们在感知这方土地的同时,也不免带有其北美地域的自身艺术特点,因而使雕塑呈现出一抹现代主义色彩。

  美国人琼·巴龙·汉森的《云之手》创作于1994年,该雕塑由4块巨石和经过镜面抛光处理的不锈钢件组合而成,通过把不同材料、表面机理、色彩、光影、空间形式加以巧妙组合形成了引人遐想的艺术趣味。墨西哥人尤菲亚·库鲁兹的《看月亮的女人》创作于1996年,整个作品以扁平化的立面造型展示,用恍惚不明的视觉组合方式为受众传达出不一样的视觉体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神秘色彩还吸引来了世界著名的美国观念艺术家丹尼斯·澳潘海姆,《沙发·水池》即是他1996年为立陶宛创作的景观雕塑作品。1998年,丹尼尔又一次前往中欧完成了第二次创作《肯尼迪湖旁喝水的建筑》。美国人索尔·拉维特的《双负向金字塔》创作于1999年,主体造型达5米高12米长,几何样貌的细节工作是通过水泥块精准拼接而落成,取向于金字塔建筑的结合方式——这种类似的创作手法形成于作者20世纪60年代发起的“微缩与观念艺术运动”,“结构至上”是该运动最重要的主旨之一,也是他所有创作作品的根基。被称为“钢铁侠”的美国雕塑家古德弗瑞创作的《欧洲雕塑》,整个作品由3.5吨钢材组成的几何方阵构成,使用了超过2000个螺栓来固定。他的灵感来源于收藏于圣彼得堡俄罗斯国立博物馆的艺术家、建筑师弗拉基米尔·塔特林的作品《第三国际塔》,这一钢铁雕塑作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盛行的构成主义流派中标志性的里程碑而享誉全世界,几乎所有涉及构成主义的相关设计史都不可避免地提及它。

  除了北美诸国之外,自由而开放的波罗的海三国同样也吸引来了欧洲乃至世界各国的艺术家前来采风,并留下了许多颇有价值的雕塑作品。

  《小马驹安魂曲》是爱尔兰艺术家劳伦特·麦勒特于1994年来到维尔纽斯创作的,作品寄予着自己童年时代无限的哀思。英国威尔士雕塑家米高·瓦特斯也于1994年来到波罗的海三国游历,欣赏了优美的风光和接受热情的民众款待之余,在维尔纽斯留下了名为《梦》的雕塑作品。来自埃及的艺术家萨利姆是在欧洲享有盛名的表现主义雕塑家,以创作具有象征意义的雕塑作品而见长,他于1997年创作完成了名为《树丛中的夏娃》的雕塑作品。2004年至2005年间,以金属雕塑见长的意大利雕塑家吉奥提在立陶宛举办了一场名为“物质、张力与形”的个人雕塑展,共展示了10件数十吨重的钢铁雕塑。作者以一种独特的组合方式,将弹簧件、活塞、起吊机、链条组与钢铁结合在一起,展示出机械特有的张力和优越的形式感。如果说吉奥提用钢铁讲述了一个关于力量的传说,那么来自南非共和国的雕塑艺术家摩尔威则用钢铁演绎着柔情和自然的清新,他于维尔纽斯创造的一组名为《抓住那风》的自然主题雕塑,以深秋的残叶为原型,整体表现出轻松愉快的氛围和勃勃生机,摩尔威也正因这件雕塑荣获同年国际雕塑优胜奖。

  热爱艺术的波罗的海民众,天生就以开放的心态对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如今的立陶宛在艺术大融合的背景下,除了依然保有历史上遗存下来的雕塑、绘画、建筑等珍贵遗产,在未来的发展中更显示出勃勃生机。

  由于波罗的海三国位处东西欧之间,便利的交通使得各画廊、收藏家往来极其便利。加之本身属于欧盟申根国,欧洲各地画商通行无碍;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有半数以上立陶宛人民能够讲流利的俄语,使以俄罗斯为代表的俄语国家的艺术推介平台、收藏家更愿意来立陶宛。由此,导致了蓬勃的艺术市场,以及频繁的艺术品交易。在这样的艺术环境之下,使得立陶宛的艺术教育更趋向于实践性,以立陶宛最著名的维尔纽斯美术学院为例便可窥豹一斑。

  从立陶宛的美术教育方式方法上看我们不难发现,对于雕塑本身而言,各类艺术形式都对其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科之间交叉互动,已经逐渐模糊了雕塑的边界。而画家、雕塑家、摄影家、观念艺术家、设计师等概念的混淆在立陶宛也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对于家喻户晓的文艺复兴三杰,他们对米开朗基罗的崇尚远大于对达·芬奇的追捧。这源于艺术家对于自由而无专业束缚的大师思想的推崇,而系统材料的研学和自主性探索,使他们具有了可以通过短时间的学习就掌握创作诀窍的自信,并乐于在不同领域中自由转换,这就导致了一个维尔纽斯艺术圈中特有的现象——工作室置换。艺术家不需要拥有许许多多不同门类的工作室,当以油画为主要作品创作的艺术家想进行雕塑创作时,他们只需要找到拥有雕塑工作室的“空窗期”艺术家或者正好也想从事油画创作的雕塑家,商量好创作周期并将自己的油画工作室与之置换,就可以轻松完成角色的转换。

  如今的中欧,如同一个大的人才交流市场,四处繁荣。画廊、收藏家、投资人与艺术家混居在维尔纽斯的“国中之国”——乌如皮斯。与它相对应的另一个艺术家聚集地,是各大剧院的周边地域。事实上,中欧的剧院本身也扮演着画廊的功能,立陶宛的大剧院更愿意寻找优秀的青年雕塑家、画家,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和剧院内大空间的创作场所为剧院亲手制作道具。一方面,雕塑家和画家可以长期接触制作剧目,便于艺术家融入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另一方面,艺术家需要在这些道具上签署自己的姓名和创作时间m88体育app下载。若干年后,剧院会根据艺术家的情况择价售卖给欧洲各地的美术馆、博物馆以及画廊,有的甚至成为剧场之宝而被永久收藏。而售卖所得的资金,又会有部分留存成专项经费作为支持接下来聘任艺术家的优渥报酬。与剧院模式相似的还有教堂,每年的壁画修复和雕塑修复也是艺术家可以谋生、发展的又一重要环境。在画商、收藏家、画廊,以及各类机构的综合作用下,立陶宛的艺术市场显示出勃勃生机,人们对艺术的渴望和追求从历史的传统绵延至今,从未中断、从未停歇。

搜索